通讯员:王秋田
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深化教学改革,7 月25日和 28 日下午,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 “货币金融学课程组” 先后两次在综合楼 2-304 教室开展专题磨课活动。磨课活动由课程组负责人曹慧老师牵头,顾铭慧、唐姚毓、王秋田等骨干教师围绕 2025-2026-1 学期第四周 “第四章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内容展开深度研讨,重点聚焦课件设计、教学方式创新及课程思政融入路径,通过试讲互评、集体会诊,为新学期教学质量提升筑牢根基。

一、聚焦课程设计:多维打磨教学内容
活动伊始,课程组教师针对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 章节的课件设计展开细致研讨。曹慧老师提出,需结合最新金融市场动态更新案例库,例如纳入数字人民币试点、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等前沿实践,增强理论与现实的关联性。顾铭慧老师建议优化图表呈现方式,通过 “金融市场结构树状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认知,让抽象概念具象化。

在课程思政融入环节,教师们围绕 “金融伦理与社会责任” 展开热烈讨论。王秋田老师分享了反映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与国际化进程的案例,通过讲述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认识到中国金融市场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通过讲述中国金融市场在开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强调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二、创新教学方式:互动驱动课堂活力
为打破传统讲授模式,课程组重点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方法改革。曹慧老师在试讲中采用 “问题链” 引导法,通过 “金融市场为何需要中介机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如何影响实体经济?” 等递进式提问,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王秋田老师则设计 “角色扮演” 环节,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情境对话中理解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逻辑。
针对互动环节设计,唐姚毓老师借鉴前期磨课经验,建议增加 “课堂微辩论”,例如围绕 “金融科技是否加剧市场风险” 展开分组讨论,并引入实时投票系统进行观点统计,提升学生参与度。顾铭慧老师提出结合线上教学平台发布 “课前预习任务包”,包括金融市场短视频、趣味测试题等,通过数据反馈精准把握学情,实现课堂教学的靶向突破。

三、协同教研提质:互评互鉴共促成长
在试讲互评环节,曹慧和王秋田两位教师先后进行模拟授课,课程组全体成员从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节奏把控、思政元素融合等维度展开深度评议。唐姚毓老师肯定曹慧老师 “案例导入 - 理论解析 - 政策延伸” 的三段式教学结构,同时建议在分析金融市场功能时,可结合武汉区域金融改革案例,增强地域特色。针对王秋田老师设计的 “金融市场结构拼图” 互动游戏,顾铭慧老师建议增加时间限制,通过竞赛机制提升课堂活跃度。

活动最后,曹慧老师总结指出,本次磨课不仅是对单一章节的优化,更是对课程组整体教学能力的系统性提升。课程组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水平。
据悉,会计学院近年来持续通过定期开展磨课、教学沙龙、跨校教研等活动,形成了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 的良好生态,彰显了教师团队深耕教学、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