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哒!"湖北省广水市致远学校的教学楼内,一阵清脆的弹舌声划破夏日的慵懒。循着这独特的声浪探去,阶梯教室的玻璃窗上凝结着细密水珠,室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语言训练场。志愿者邓世通站在讲台前,带领三十余名学子进行口部操训练。孩子们两颊鼓起圆润的弧度,灵动的舌尖在齿间翻飞,从"嘶"到"哈"的气息转换如行云流水,每个音节都化作跳跃的音符,为炎炎夏日注入鲜活生命力。


7月20日上午,来自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的志愿者邓世通正在示范标准口部操,学生们跟随指导,通过"顶舌-绕舌-弹舌"三步训练法,感受唇齿舌的协调配合。"语你同行"是励励晴川志愿服务团队推普行动的特色课程,这套口部训练操正以科学方法重塑乡村少年的语言面貌。邓世通介绍:"通过科学热身唤醒发声器官,既能纠正方言带来的发音习惯,也为后续的朗诵、主持训练打下生理基础。"


"播音先塑型,发声先正身。"邓世通话音未落,孩子们已列队进入"走姿站姿"模块。志愿者任富娆逐个调整肩颈线条,指尖沿着脊椎骨节上移:"想象头顶有根金线提拉,让每个关节都站成珍珠链。"邓世通将礼仪知识化作游戏关卡,构建破解乡村儿童语言困境的复合课程体系:
• 弹舌热身操:激活口腔共鸣,消解方言音重
• 形体雕塑课:塑造舞台气场,驱散怯场阴云
• 礼仪魔法阵:解码目光交流,定格优雅鞠躬
当15度鞠躬的弧度里盛满尊重,怯场阴影从脚边悄然退去。孩子们目光中生长出自信的枝桠,从此开口即是星辰大海,抬眼便见万里晴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课程尾声,学生们排成一字队形,在指挥下齐诵《少年中国说》。弹舌的灵巧、立姿的挺拔、礼仪的优雅,此刻尽数融入铿锵节奏。当诵至"蛟龙入海,其深无垠"时,晨光恰好透窗而入,为每一张自信脸庞镀上金边。今日每一次声腔唤醒、每一次脊柱定型、每一次礼仪实训,都在为他们未来站上更广阔的舞台铺就追光之路。


播音主持课的价值,在于用科学方法拆解乡村语言困境:让方言浓的孩子看清声调的折角如何舒展,用形体训练把含胸的少年一点点拉直,再以情景模拟驱散对视时的慌张。当最怯场的学生也能在朗诵后自然鞠躬,被唤醒的表达、自信与审美,便汇成托举乡村振兴的温柔声浪——这正是励励晴川志愿服务团队,用专业与热忱,把乡村少年送往比晨光更辽阔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