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启智:红色基因入课堂
"同学们看,双手比成心形举过头顶,再慢慢展开——这像不像一面迎风招展的国旗?"7月21日上午,湖北省广水市致远学校内,励励晴川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郑雅婕正带领孩子们跳起红色主题手势舞。14名党员志愿者身着统一队服,以非遗布贴画为载体,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艺术创作,为30余名青少年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之旅。


方寸布艺:承载家国情怀
"这块红绸里藏着无数先辈的热血,就像我们今天能安心创作,是因为有祖国做最坚实的后盾。"志愿者郑雅婕手持靛蓝色土布,将剪裁好的五角星轻轻贴在画纸左上角。六张长桌前,孩子们或伏案勾勒天安门城楼的轮廓,或用金黄绸缎拼贴五角星,绿色绒布在稚嫩的手中化作草原,蓝色绢料则被裁成蜿蜒的河流。

"老师,国旗的星星该贴在左边还是右边?"面对疑问,志愿者潘星茹指着教室前方悬挂的国旗:"看,五角星永远在左上角,就像我们的心永远向着祖国。"这个细节引发孩子们热烈讨论,有人立刻调整布块位置,有人用红色碎布在顶部拼出"爱我中华"四个大字,笔触虽显稚嫩却工整有力。

巧思共筑:合作中的温暖
创作现场既有剪刀裁过绸缎的沙沙声,也有此起彼伏的创意碰撞。第三小组原计划剪云朵装饰天空,不慎将布料剪歪,成员灵机一动:"改成文字吧,就写我爱祖国!"




两节课后,六幅各具特色的布贴画作品诞生。当被问及"爱国是什么",最后发言的小组代表深情表示:"爱国就是画好每颗星星,贴准每面小旗,就像我们上课说的——带着问题找答案,带着真心做事情。"




以艺传情:童心向党话未来
活动尾声,来自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的14名党员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将作品陈列在窗台。阳光透过彩色布艺洒下斑斓光影,天安门、国旗、麦田与童真的笑脸交相辉映。这场融合非遗技艺与红色教育的特别课堂,用一针一线、一剪一贴,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悄然种进少年心田。正如志愿者团队队长方贤珂所说:"当孩子们用碎布拼出'我爱祖国'时,我们看到了最生动的思政课,也坚定了继续做好红色文化传承者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