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晓
2025年2月26日下午1:30,武汉晴川学院财务系在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与提升教学质量的征程中,精心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集体备课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成本会计、货币金融学、资产评估、证券投资学、Excel 在财会中的应用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多个课程组的众多教师,大家济济一堂,以满腔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共同探寻教学新思路,研讨教学新方法。
成本会计课程组的备课现场气氛热烈,张朗、李散绵、况婧雯、李晓等老师各抒己见。李散绵老师率先对本学期选用的新教材予以高度肯定,认为其内容编排与知识体系贴合教学实际。基于上学期的教学经验,她提出在课程安排上,将标准成本法前置到作业成本法之前讲解,这样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知识框架;同时,建议把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章节挪至课程末尾,让学生在掌握了成本核算的基础方法后,再深入学习成本分析相关内容。在课程思政融入方面,李老师分享了在其他高校调研时的宝贵经验:将各章节丰富的思政案例整理汇总在一张纸上,方便课程组教师依据自身课堂需求灵活挑选,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融入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张朗老师则着重关注课件优化,指出原课件内容较为简洁,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亟待增添丰富且生动的案例素材,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成本会计知识。
货币金融学课程组的唐姚毓、王秋田、顾铭慧三位老师聚焦于货币金融学导论与货币及货币制度的备课工作。他们围绕如何助力学生深度理解货币本质、职能以及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热烈的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选取具有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的案例至关重要,例如结合当下热门的数字货币发展、各国货币政策调整等实例,激发学生对货币金融学领域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动态及其对宏观经济、微观个体的深远影响,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资产评估课程组的宋雨萌、朱婧盈老师围绕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展开备课。这三大方法是本科《资产评估》课程的核心,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本次备课从多维度优化:强调资产评估在资产交易、企业重组等领域的应用,阐释三大方法的原理及互补性。成本法教学方面,回顾原理,精选机器设备、房地产等案例,讲解重置成本计算与贬值因素调整,探讨模拟评估、小组讨论等教学技巧。市场法教学则细化比较法步骤,强调市场数据收集分析,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评估师。收益法教学深入解读收益资本化原理,分析不同资产的收益法应用,探讨风险因素及敏感性分析。课程组还就多媒体应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展开讨论,提升教学质量。

证券投资学课程组的刘伯凯、谭雄老师围绕证券和证券市场展开备课。他们致力于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概念,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着重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当前财经新闻,通过剖析热点财经事件,激发学生对证券投资学的浓厚兴趣。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老师们计划引入模拟交易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证券交易流程,掌握投资分析技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课程组的张琴、夏雨、龙康鑫老师针对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研讨。在学时分配上,老师们依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合理规划每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间;对于每次课的作业量和作业内容,精心设计,力求既涵盖课程重点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巩固学生所学;在作业评价方法和标准方面,制定了详细且科学的评价体系,确保能够准确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目标设定及完成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上,明确了培养学生熟练运用 Excel 解决财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并探讨了通过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这一目标;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课程组的张艳雯、梁祥运、况婧雯老师聚焦于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导论与 COSO 框架的备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部控制体系发展的历程、COSO 框架的具体内容,老师们共同讨论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实际案例,如知名企业因内部控制失效导致的财务舞弊事件、成功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实现风险有效防控的企业案例等,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 COSO 框架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的能力。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各课程组教师充分交流、畅所欲言,将个人的教学智慧融入集体的思维碰撞中。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更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武汉晴川学院财务系的教学水平将迈向新的高度,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财经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