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实验室管理中心赴会计学院共商“十五五”规划 智能会计与跨学科融合成焦点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10

通讯员:王雪彬

面对智能化时代的浪潮,会计学院正积极谋划转型,将智能会计实验班作为全系推广方向,并通过增加数据分析课程、拓展实训空间、推进产教融合,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财经人才。

为科学谋划学校“十五五”时期实验室建设规划,近日,实验室管理中心杨旭升主任等一行赴会计学院开展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围绕智能化时代会计学院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深入交流,会计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座谈。


会计学院唐建新院长首先对实验室管理中心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以及“十五五”发展思路。院长指出,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使会计学院面临诸多挑战,但也为专业改革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

智能会计实验班:从试点到全面推广

会计学院唐院长介绍,目前智能会计实验班已经顺利开班并有序发展,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良好。实验班在课程设置上深度融合了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机器人等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前沿的学科视野和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未来,学院计划将智能会计实验班的成功经验作为全系推广发展方向。这一举措意味着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将进行全面更新,增加数据分析应用等相关课程,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智能化时代要求。

唐院长特别强调,智能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会计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培养既懂会计专业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实训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在实训体系建设方面,会计学院规划对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加大实训课程建设力度,增加实训课时安排,扩大实验实训场所,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当前,会计实验室建设正努力实现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的转变。院长指出,传统会计实验项目存在“过于真实”或“过于虚假”的问题,影响了实验效果。未来将着力开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性实验项目,涵盖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金融等多个领域。

学院将积极推进产业学院的建设,使学生在熟悉业务处理流程的同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跨学科建设:工程审计专业的申报与融合

面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新趋势,会计学院计划在未来申报工程审计专业,推进实验工会融合,加强跨学科建设。这一举措旨在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整合工程、会计、审计等多学科知识,培养适应复杂业务场景的复合型人才。

跨学科实验室建设将围绕“空间范围规模化、实验设施现代化、实验项目全面化”目标,构建能够支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综合的业务实践环境。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在产教融合方面,会计学院将持续推进产学协同育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唐院长指出,产业学院建设是连接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重要桥梁,能够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的问题。

学院将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验室的模式,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和业务场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实际工作环境,缩短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期。同时,学院还将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

院长强调,将坚持“以会计模拟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辅”的思想,通过改善实验室条件,在室内解决专业实习问题,缓解当前会计专业实习面临的实习单位难联系、实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保障支持:实验室硬件与软件亟待升级

会计学院唐院长坦言,实现智能转型需要学校大力支持,实验所需硬件和软件都亟待更新,同时需要更多的实验场所,以配合实验教学的需求。

实验室管理中心杨主任回应,将充分考虑会计学院的发展需求,在“十五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中予以支持。中心表示,实验室是学校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学院实验室建设要有大局观念,做好共建共享。

未来实验室建设将秉持前瞻性眼光,把握专业发展趋势与国家最新政策,服务于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同时,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也将常抓不懈,确保实验教学有序进行。

调研结束时,实验室管理中心杨主任对会计学院的规划思路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将认真研究学院提出的需求和建议,并在“十五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中予以充分考虑。未来,双方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同推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主动作为,团结一心,为学院发展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