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昭翼
为进一步推动数智化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2025年9月16日至9月20日,武汉晴川学院会计学院的会计信息化教研室组织开展了新学期磨课活动。本次活动围绕2025-2026-1学期开设的《大数据与数据仓库概论》《会计大数据应用专题》《ERP系统应用实训》《会计信息系统》《财务共享服务理论与实务》五门课程展开深度研讨。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课程试讲、内容重构、方法创新与思政融合四个维度,对新学期教学方案进行了全面打磨,聚力提升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一、聚焦前沿融合,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各课程组以“技术赋能、业财融合”为导向,针对五门课程的不同特点,分层分类推进内容优化:
《大数据与数据仓库概论》课程组以“数据建模与应用”为核心,设计了企业级数据仓库构建案例,并融入零售业销售分析场景,强化学生对数据清洗、集成与可视化应用的理解;

《会计大数据应用专题》课程组引入Python+大数据分析工具实战框架,以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分析样本,设计了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可视化的全流程训练;
《ERP系统应用实训》课程组以业财一体化为主线,优化了供应链——生产——财务集成实训案例,新增“动态业财凭证自动生成”等模块的操作演练;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组结合COSO框架和内控典型案例,强化了信息系统环境下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设计;
《财务共享服务理论与实务》课程组优化了“共享中心流程优化”项目,引入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智能化共享运营模式。

二、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中心地位
为应对技术类课程抽象性强、应用要求高的挑战,各课程组积极探索“做中学、研中悟”的教学新模式:
《会计大数据应用专题》课程组设计了“零售业上市公司财报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小组项目,让学生从数据采集到分析报告撰写全程实操;
《ERP系统应用实训》课程组引入企业运营沙盘,模拟采购——生产——销售——核算闭环业务,增强跨部门协同意识;

《财务共享服务理论与实务》课程组设置了“流程优化工作坊”,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共享服务中心SOP方案;
《会计信息系统》与《大数据与数据仓库概论》课程组联合设计了“数据驱动的内控审计”综合任务,有助于打破课程壁垒,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三、深化课程思政,培植科技向善理念
各课程组深入挖掘技术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大数据与数据仓库概论》课程组在教学中强调数据隐私保护与合规使用,引导学生理解技术应用的伦理边界;
《ERP系统应用实训》课程组通过ERP系统流程配置与调试细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系统实施态度;
《会计大数据应用专题》课程组在分析企业ESG数据时,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共享服务理论与实务》课程组结合商业实例,强调财务信息安全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石作用。
四、实战演练与互评,凝聚教学共识
在试讲环节,各课程组的教师们围绕重难点突破、课堂节奏把控、技术实操演示等展开实战演练:
《财务共享服务理论与实务》课程组以“费用报销机器人设计”为例,演示如何通过RPA流程分解化解抽象概念;

《会计大数据应用专题》课程组通过“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案例,展现数据挖掘与会计专业判断的结合;
《ERP系统应用实训》课程组模拟“生产订单漏单导致的财务差异”场景,引导学生理解业财稽核机制;
《大数据与数据仓库概论》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组分别通过数据库与信息系统案例,强调了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在设计与使用中需要保持严谨性与专业性。
在集体评议环节,教师们从课件逻辑、案例时效性、技术工具适配度等角度提出优化建议,尤其强调“复杂技术通俗化讲授”“思政元素无痕融入”等关键点。
本次磨课活动通过多层次、跨课程的深度碰撞,显著提升了教研室在新财经背景下的课程建设共识。会计学院会计信息化教研室将持续推进“技术+会计”融合创新,以课堂革命驱动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升级,为培育兼具技术能力、专业素养与伦理责任的新时代会计人才注入持续动力。